此次中毒事件的病因仍在调查当中,更有可能是鱿鱼在放进冰箱之前就被污染了。
查证者:云无心丨食品工程博士
前几天有则新闻,说东莞有个11岁的小男孩出现了“溶血尿毒综合征”,原因是吃了“在冰箱里放了5天”的鱿鱼。而且孩子的症状很严重,据医生的说法,有50%的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衰,需要终身接受透析。
这样严重的后果让人们非常担忧:吃了“过期”、“变质”的鱿鱼真的会肾衰竭吗?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
一、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一种微血管被破坏而导致的综合证,基本特征有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目前认为,志贺毒素是大多数溶血尿毒综合征发作的主要原因,其中大肠杆菌O157:H7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此外,志贺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也可能跟溶血尿毒综合征有关。
当人们吃下含有志贺毒素的食物,毒素被吸收进入血液,就会破坏红细胞而导致微血管的出血,出现血尿、腹痛、呕吐,然后肾脏病变,并且累及心脏、大脑等重要脏器的血管。其中,当肾脏严重受损时,就需要长期透析。
除了这种主要的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溶血尿毒综合征的出现,比如骨髓移植、癌症的化疗、影响免疫系统的疾病(比如狼疮或艾滋病毒)、某些治疗心脏病或者凝血障碍的药物、怀孕等等。
二、未充分做熟的肉和生奶可能被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所污染,从而引发人感染风险
志贺毒素是志贺痢疾杆菌产生的毒素。志贺痢疾杆菌是常见的致病细菌,通常在人群中通过粪-口途径传播。http://www.rrbj01.com
上一篇: 一勺奶粉导致女婴肠坏死?
下一篇: 现在孩子肥胖都怪老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