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业界的“哲学三问”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一家企业只是以赚钱为目的,那么不管规模多大都只能是一家“作坊”,而在“作坊”里是不可能形成产业的,更谈不上创造性的社会价值。因而,在产品设计之初,创始人就需要十分理智地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我做的是事业还是生意;我的兴趣和志向是什么;我的产品能够解决什么样的社会痛点问题?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三个问题是创业界的“哲学三问”。
它们在现代商业语境下被广泛的探讨,2019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马斯克和马云的对话、华为自有操作系统鸿蒙的发布会以及咖啡馆里各色商务人士之间的磋商,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触及到这三个问题。一位知名投资人曾言简意赅地指出其中的重点:自己不会投能够赚大钱但无益于社会问题解决的项目。
过去30多年间,中国民营企业界经历了一个迅速膨胀和躁动的青春期,并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跨步式发展,迎来了向成年期的转型。这一点体现在B2B、B2C、O2O、B2M等一众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日渐成熟上,更体现在创业者越来越强调并重视自身的社会价值上。思考自身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定位,已成为一个基本常识。
2、ZAO的鲁莽、草率及不了了之
当然,现代也不乏反面的案例。不久前,一款名叫ZAO的换脸APP红极一时,一夜之间火遍整个社交网络,成了一款国民现象级应用,但是,很快ZAO在巨大的争议中被下架了。究其原因在于两点:一换脸技术曾被用于色情行业,暴露出的隐私安全问题令人心悸;二褪掉“换脸”这层糖衣,ZAO什么也没剩下,不能够为任何社交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ZAO的鲁莽、草率及不了了之反映出了资本簇拥下的互联网成功学根深蒂固的浅薄与浮躁。ZAO的前车之鉴是“脸萌”以及一大批关于成功学、财经学的知识付费APP。这些匆匆上马的产品博得一个好兆头之后便折戟沙场,这种短促源于其在被开发之初就缺乏价值上的考量。创始人死抱住所谓的科技创新和流量为王的理念,而忽视了市场需求以及要解决的社会痛点问题。
ZAO的昙花一现也说明了能够靠打擦边球起家的互联网草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相关部门的强监管和吃瓜群众的强意识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常态。这确保了一个相对良好的、肃净的互联网生态环境,给了那些敢于踏踏实实打磨、靠优质内容支撑的互联网产品很大的长成空间。
3、一位90后董事长的创业之道
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产品,不是好产品。在这里,一位年轻的90后创业者的一段话值得分享:“我希望我们这群90后的努力如同‘湖心投石’,让正确的家庭相处之道如涟漪一般不断向外扩散,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乐趣,从积极互动的日常相处中感受到幸福的力量。”
这位90后创业者是微课传奇App的董事长杨红岩,在媒体采访中,他总结了微课传奇的使命和愿景:“希望自己能点亮三亿盏心灯、支持三亿个生命。”作为90后创业者的代表人物之一,杨红岩的创业选择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郑重地回答了文章开始提到的三个问题,包含了他对事业的态度、志向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断言“微课传奇”就是一个成功的产品。决定一款产品是否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是众多因素之一,也并非最核心的因素。但是,在责任理念的指导下,微课传奇推出的“家风传承”课程、公益活动等凸显了互联网产品应当具备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情。http://www.rrbj01.com/
